今日已入中伏,“三伏天”一个人们听到就害怕的时节,人们对它的关注是非常高的,尤其是关注养生的人们。他们在三伏天一边进行降温防暑,一边跟着节气来养生治病。不过在三伏天养生要把握好三个方面,一是冬病夏治,二是夏练三伏,三是养生之科学饮食。
关于“冬病夏治”
俗话说“冬养三九补品旺,夏治三伏行针忙”,冬病夏治由来已久。冬病夏治方法很多,除了三伏贴,还有三伏天扎针灸,三伏天拔火罐、穴位注射、隔姜灸、艾灸等等。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,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。
专家推荐两种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,三伏贴和三伏天拔火罐。之所以介绍这两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大优点:高效、安全、经济、副作用小。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,一般需连续3年,也就是3个疗程。为巩固疗效,病人应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。
“夏练三伏”好吗?
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,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。这是古人在长时间的养生中总结出来的经验。现代的研究表面,人体在炎热的高温中,身体会产生一种叫做应急蛋白的物质,这种物质是能够抵抗暑期高温对人体伤害的。
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,颈椎对着空调吹,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,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,造成颈部持续痉挛、后背酸痛等后果。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,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。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,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,晚上洗个热水澡。
由此可见,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,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,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,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“不避寒暑,百毒不侵”。
当然,也不能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,因为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加下降。应当适当走出家门,做些适当的运动为好。如游泳,练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去旅游等,都会使盛夏生活过得很充实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。
三伏天慎进补重调养
暑邪耗气伤津,于是有人认为三伏天更应进补。中医专家认为,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,三伏天应慎进补、重调养。
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、湿度大、白昼时间长。在这种环境中,人会相对晚睡早起、休息时间减少;易出汗,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,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;爱喝清凉饮料,食欲不振;活动减少、不能坚持锻炼身体。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,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,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。
但即使如此,也不适宜大量进补。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,胃消化液稀释,消化功能减退,此时进补,难以消化,还易引起消化不良、肠胃不畅。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,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。夏季汗多,代谢加快,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。
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,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,暑湿之毒也最盛,易侵袭人体且容易导致脾虚,所以要注意健脾护脾。以此同时夏季食欲减退,脾胃功能较为迟钝,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,则致损胃伤脾,影响营养消化吸收,有损健康。专家表示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永定采善堂万应茶有健脾祛湿消暑的功效,夏季可以常饮此茶,达到祛湿、健脾和消暑的作用。我国传统医学还认为,拥有近三百年历史的永定采善堂万应茶具有消暑益气、清热解毒等药食两用功效,对于预防中暑,头昏头痛、胸闷气短、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。
在采善堂万应茶的呵护下,祝您拥有一个安心的夏季。
友情链接:海发集团 |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|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| 阿里巴巴 | 淘宝网
版权所有:永定采善堂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:永定区凤城街道永岐路39号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(闽)-非经营性-2015-0038
闽工商网备第350822100002664号 闽ICP备2021012462号 闽公网安备35082202820089
400-180-9808